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在京启动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在京启动(图1)

3月7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生命时报社支持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stemi项目)全国启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部周魁庆副部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 焦雅辉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院士,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副院长等领导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焦雅辉处长在会上呼吁:“现在在全国占据疾病死亡原因第一位的就是我们心血管疾病,当然如果说心脑血管疾病加在一起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位,而且发病的年龄正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实际上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各条线都在做自己的工作,缺少之间的衔接、整合,因此治疗效率不尽人意。霍勇教授主导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当中把急救中心和有资质的医院整合起来,提高了急性心梗救治的成功率。我们国家2013年开始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收入吸纳了一部分社会基金,对于打通院前和院内的绿色通道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并且呼吁“媒体、大众广泛积极参与,加强对社会和公众的健康、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对“中国急性心梗救治项目“以高度的评价,是多的部门和人员合作和协作的范例;建立一种新兴的服务和救治体系,是一种医疗行业的创新模式;医生培训和公众的普及知识是关键。中国医师协会将在国家卫计委的领导下为项目的开展创造更加好的条件,将完成好项目中相关的事宜和组织协调工作。

项目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讲到:早期再灌注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就可以使死亡率从原来的30%降到5%以上,但是遗憾的到今天,我们能够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依然不足。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有三个环,专业救治肯定是核心,但是这些病人如果做不到医院,或者时间晚了,耽误了很长时间,那这个就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公众对疾病的认识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媒体的支持,当然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三位一体,筑起心梗救治的防线。

“无缝衔接”重在急诊

医疗急救体系是否完善、运行是否流畅,直接决定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结果。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的候任主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认为,关键在于院前和医院的“无缝衔接”。换句话说,急诊与医院、基层医院与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需要更便捷的信息沟通、患者转运绿色通道。

争分夺秒历来是120急救中心的座右铭,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刘红梅在会上表示,120力争做好急性心梗救治的排头兵,努力缩短指挥时间,10秒钟接听120电话,2分钟派出急救车辆,增强医院与急救中心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院前心电图传输及早期预警,逐步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为更多的患者争取时间,把时间留给更多的院内救治。

除了急救中心与医院,医院与医院之间也需要更便捷的沟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介绍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2期计划:建立行政支持下的STEMI区域救治网络,在第一阶段的53家三级医院为核心的基础上,医院规模预计扩大至200家左右。拟在200家有急诊介入治疗资质的医院及周边数百家下级医院中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例数,并合理开展基层医院溶栓、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结合的联合早期再灌注治疗策略;全面优化三级医院的院内救治流程、医院之间的转运、医院与急救系统之间的协作。

传递“牢记两个120”信息需媒体接力

不只是医学专家在行动,媒体在行动,明星们也开始行动起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会上表示,今年邀请到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参与急性心梗救治的公益宣传。葛均波院士希望,未来有更多社会公众人物加入到急性心梗救治的队伍中,希望能在国家卫计委宣传司的领导下,扩大我国心梗防治的大众宣教。  “医学专家们已经行动起来,为搭建高效的心梗救治体系费尽心力。而媒体的职责是传播,把医学专家精心烹制的心梗救治大餐送到读者手中。”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在会上表示。2014年,中华医学会和生命时报社联合打造了11月20日“心梗救治日”,利用视频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手段传递心梗救治的核心理念:胸痛胸闷速打120, 抓紧黄金120分钟!在公共网络平台上的点击量近600万次,同时在全国2000家医院持续播放公益视频宣教。在会上,吴天红表示,2015年将与所有的媒体同道一起发声,当好国民健康管理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让更多家庭远离心梗带来的致命威胁。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政府财政支出增加,院前急救体系规划、急救车基础设备、人员队伍及信息化等方面全面建设,构建起政府、社会、院前急救、医院四位一体的区域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网络就能实现。

转载:新浪健康